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收录情况
学术指标
期刊荣誉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特别推荐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投稿指南
征稿细则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审稿须知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收录情况
学术指标
期刊荣誉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特别推荐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投稿指南
征稿细则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审稿须知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地基大型光学望远镜技术创新与科学前沿”专刊征稿
《光学精密工程》入选“T1级” | 《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
数据驱动未来
快捷入口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光学精密工程
主编:张学军,曹良才
ISSN:1004-924X
eISSN
:2097-3209
CN:22-1198/TH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出版周期:半月刊
电话:0431-86176855
邮箱:gxjmgc@ciomp.ac.cn
地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更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光学 精密工程》2021-2022年度优秀论文,2024年度优秀审稿人及编委
2025精密光学技术与应用大会第4轮通知
“地基大型光学望远镜技术创新与科学前沿”专刊征稿
“全场光学测量与无损检测”专刊征稿
编辑部2025年春节放假通知
《光学精密工程》入选202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
Light中心两本期刊获中国科学院精品期刊试点项目
《光学精密工程》编委会换届典礼暨第六届编委会成功召开
《光学 精密工程》版面费调整通知
查看更多
排行榜
更多
0
1
中国仪器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展望
2650
0
2
大视场线扫描共聚焦全息显微成像
1708
0
3
高陡度曲面光学元件的虚拟轴磁流变抛光
1384
0
4
高光谱偏振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262
0
5
X射线聚焦镜的超精密制造
1226
0
6
近红外光学反馈线性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1215
0
7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二十年创新历程
1174
0
8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研究综述
1151
0
9
超构表面在三维成像与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1104
10
Res2-Unet深度学习网络的RGB-高光谱图像重建
1088
查看更多
0
1
针对全球储油罐检测的TCS-YOLO模型
6672
0
2
串联光伏电池非晶硅薄膜的Nd
3+
:YAG 激光辅助掺杂与同时毛化
4043
0
3
基于改进Mask R-CNN+LaneNet的车载图像车辆压线检测
3857
0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虹膜相位掩模计算全息加密图像恢复
3047
0
5
结合模糊(C+P)均值聚类和SP-V-支持向量机的TSK分类器
3016
0
6
Current Status of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in Japan
2808
0
7
中红外波段超构透镜研究进展
2536
0
8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的信号处理方法综述
2298
0
9
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及其器件应用
2284
10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2134
查看更多
0
1
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发展动态
73
0
2
Zernike多项式拟合方法及应用
70
0
3
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60
0
4
基于四元数法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姿态解算研究
60
0
5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研究综述
59
0
6
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信号误差及精度分析
58
0
7
基于立体视觉的大尺寸工业测量系统
58
0
8
机载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目标定位误差分析
56
0
9
压电陶瓷基本特性研究
54
10
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技术
54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投稿查重
光:科学与应用
光:先进制造
e光学
中国光学
发光学报
液晶与显示
Light学术出版中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最新文章
封面故事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更多
Volume 33
期 5,
2025
2025年
33卷
第5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现代应用光学
亚多普勒波长调制NICE-OHMS叠加光谱干扰抑制
AI导读
“
在光谱检测领域,专家提出了基于NICE-OHMS的多气体光谱检测方法,有效消除杂质气体干扰,保证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
李岩柯, 章博, 赵刚, 周晓彬, 杨家琪, 闫晓娟, 马维光
DOI:10.37188/OPE.20253305.0665
摘要:为了抑制叠加光谱对光谱信息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亚多普勒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技术(NICE-OHMS)的多气体光谱检测方法,利用高精细度光学腔内建立起的高激光功率激发饱和吸收,显著提升光谱分辨率,抑制杂质气体的光谱干扰,并结合波长调制技术,消除亚多普勒上残余多普勒背景的影响。建立了波长调制亚多普勒NICE-OHMS模型,以1 531 nm处C
2
H
2
和NH
3
跃迁线为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调制频率为150 Hz,调制幅度为2.68 MHz的条件下,光学腔内可以激发饱和度为12.10的C
2
H
2
亚多普勒吸收信号,并且C
2
H
2
的亚多普勒不会受到相邻NH
3
光谱以及多普勒背景的干扰,通过阿伦方差分析系统探测灵敏度达到1.163×10
-
12
cm
-
1
。上述分析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杂质气体的光谱干扰,同时保证光谱系统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关键词:激光吸收光谱;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技术;亚多普勒;叠加光谱
135
|
3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8294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7
光学曲面的偏折测量技术:原理、挑战与展望(特邀)
AI导读
“
在精密测量领域,偏折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偏折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脉络,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张祥朝, 牛兴漫, 郝思远, 郎威, 李坪峰, 刘瑞阳, 张宗华
DOI:10.37188/OPE.20253305.0677
摘要:偏折术由于其测量系统简单、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在复杂光学曲面的面形与缺陷检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偏折测量的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数据传递链条长,严重限制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此, 本文介绍了偏折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脉络,列举了主要测量步骤,包括结构设计、系统标定、编码与物像匹配以及积分重构。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相机的模型简化、高度-斜率歧义性、位置-角度测不准以及积分重构的欠定性。随后给出了偏折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精密测量领域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掌握偏折测量方法,明确提高偏折测量精度的主要途径,推动我国精密工程及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精密测量;偏折术;光学曲面;误差分析;缺陷检测
157
|
3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82919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7
系统积热对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
AI导读
“
在旋转扫描偏振成像领域,专家深入研究定子绕组热积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方案,为提升成像性能提供解决方案。
”
毛玮韵, 肖嵘, 司文荣, 王劭菁, 裘晔, 周俊焯, 郝佳, 虞益挺
DOI:10.37188/OPE.20253305.0702
摘要:深入研究旋转扫描偏振成像系统中定子绕组热积累对红外偏振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案。针对自主研制的分时型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分析了定子绕组热积累导致红外热噪声增加进而影响成像质量的机理;通过解析系统的结构设计,探讨了定子绕组发热的产生原因,理论上阐述了热噪声对系统成像的影响。从室温至正常工作以后绕组的稳态温度区间开展对比实验,并对目标场景的偏振特征图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绕组发热导致的红外热噪声显著影响了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在模拟沙地的目标场景中,其结构相似度和峰值信噪比分别下降了32.98%和51.87%,均方误差增加了19.49倍。最后,通过对定子绕组的改进设计,将自主研制的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旋转机构的稳态温度降低34.3%。
关键词:红外偏振成像;热噪声分析;旋转扫描机构;图像质量
73
|
3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82943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7
基于近远场结合的微结构调制像差仿真
AI导读
“
在光学成像领域,专家提出了近远场结合的像差仿真方法,有效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为高深宽比微结构测量提供解决方案。
”
鲍帅, 高志山, 霍霄, 刘秋言, 乔文佑, 杨文卓, 袁群, 郭珍艳
DOI:10.37188/OPE.20253305.0716
摘要:基于光学成像原理的低相干显微干涉能够有效重建微结构表面的三维形貌,然而在测量高深宽比结构底部形貌的过程中探测光会受到结构调制产生波前畸变,导致测量失败。通过仿真计算能够得到微结构的像差调制规律,为其像差校正和补偿提供先验值。基于矢量衍射的电磁仿真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高深宽比微结构带来的复杂非线性调制,但此类方法数据量大、计算效率低,难以建立有效的三维仿真模型。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近远场结合的像差仿真方法,以提高仿真的计算效率。采用基于全波模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三维仿真中高深宽比微结构对探测光场的调制过程,得到经微结构调制后的探测光的近场分布,再通过带限缩放角谱法将探测光的近场分布传递至远场,实现调制像差的计算。通过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样品的调制像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仿真精度下本文所提方法使计算速度提高了1倍以上。
关键词:低相干显微干涉;样品调制像差;时域有限差分;带限缩放角谱;高深宽比微结构
73
|
2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8294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7
查看更多
精选图片
更多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