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空间衍射成像系统对大口径、轻量化衍射元件的需求,设计制作了直径为400 mm 的聚酰亚胺(PI)薄膜菲涅尔衍射元件。通过紫外光刻、离子束刻蚀等微细加工方法在石英基底上制作衍射图形,然后将衍射图形复制到 PI 薄膜上得到菲涅尔衍射型薄膜元件。结合有限元法探究了薄膜复制过程中热应力的变化规律及降低热应力的方法,分析了影响薄膜衍射效率的因素及薄膜制作误差、温度变化对薄膜成像的影响, 最终实现了大面积薄膜与基底的分离,并通过局部氧气等离子体轰击提高了薄膜衍射效率的均匀性。经测试,薄膜菲涅尔衍射元件的厚度约为20 μm,在波长633 nm处的实际衍射效率平均值为33.14%,达到了理论效率的81.83%,衍射效率的均方根值RMS=0.01。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光刻、离子束刻蚀和薄膜复制的方法可以得到大口径、高衍射效率的薄膜菲涅尔衍射元件。
摘要:针对地面脉冲激光扫描仪自校准参数中存在的高相关性问题,基于全站仪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脉冲激光扫描仪自校准统一方法。该方法初始假设激光扫描仪的校准参数与全站仪的系统误差相似,通过引入估计参数的相关随机信息以及选择合适的网络配置,实现了降低参数相关性和提高参数估计可靠性的目的。通过平差方法对估计参数赋予权重信息,把所有参数都视为最小二乘平差中的观测值,权重越高参数相关性期望越低。最后,采用该方法对脉冲激光扫描仪Leica scan station 实施了自校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精度估计大多数参数且实现了参数间的低相关性,有利于随机内部约束平差的使用;重大的系统误差是激光测距仪零误差和竖盘指标差,其中为了得到零误差的可靠估计,须以约1 mm的精度确定扫描仪的位置。
摘要:卫星振动不仅会引起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CCD相机像元采样的不规则性,还会引起像元弥散斑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导致图像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产生空间变化,从而制约高分辨率图像振动复原质量。本文从卫星振动对TDICCD相机推扫成像采样过程的作用机理出发,结合理论推导与仿真研究,得到了平台振动引起的图像空间移变降质及表征方法。然后在振动复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MTF空间移变降质对复原处理误差的影响,并基于实际卫星图像开展了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动所致图像MTF空间移变降质小于15%时,复原处理后的图像与理想图像的结构相似度优于0.95,而且处理误差所导致的图像失真不影响判读质量。